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如何通过综合评价上名校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6-20

如何通过综合评价上名校

  教育部15日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要求,今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

  同时,教育部还要求推进高中综合素质档案使用。中学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制度,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使用综合素质档案,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考查评估,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由此可见,推进高考改革,从“唯分数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方式已经成为了大趋势。在自主招生政策愈发严格,回归正轨之后,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综评君就带领大家看看综合评价招生考查学生哪些特质。

  综合评价圆梦高校

  首先我们先看一个通过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圆梦北大的例子。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很多关于浙江的例子,浙江“三位一体”的招生方式已经在省内十分普及了,而且占据高校招生计划非常高的比例,今天咱们看看另一个高考改革省份上海。北大每年在上海录取大约110人,裸分录取仅25人,而通过博雅计划(包括全国博雅和上海博雅)录取的考生则超过60人,占比达到56%,清华在上海的招生情况也大致如此。

  2018年,上海中学某考生录取北京大学,但是他的高考实考分仅有595分(满分660),在上海市排名并列377名,而当年北大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为611(前52名),按照高考裸分他肯定跟北大无缘,但是由于参加了北大暑期学堂并报考了北京大学上海博雅计划,获得初审A+的评定,笔试成绩以满分40分记,参加了面试并获得认定资格,最终进入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上海博雅计划招生简章

  由此可见,综合评价的招生确实为那些综合素质优秀但是高考发挥不理想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相比于“一考定终生”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显然更具优势。

  综合评价招生院校

  2019年,共计有97所高校实行综合评价招生,其中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都有多所省内高校仅面向本省招生,还有北大、清华等面向全国的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计划连年攀升,预计今年综合评价招生比例将突破40%,而南方科技大学更是仅有综合评价一种招生方式,每年大约招收1000名左右的考生。

  2018年综合评价录取数据

  综合评价目前普遍接受的方式是浙江省的“三位一体”,我们先看一下2018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的录取数据。2018年普通类三位一体招生9053人,比2017年的6753人增加了2300人,增幅达34%。

  普通类三位一体招生计划,除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80个计划外,其他8973个招生计划都是本科,是浙江考生不可忽视的一个进入本科高校的通道。而且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层次涵盖一本二本、三本甚至专科等级别,共有50所高校,招生层次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考生。招生人数400人以上的有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等几所大学。也就是说,无论考生处于什么水平,平时成绩如何,都有学校能够提供给考生选择,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综合评价考查内容

  综合评价的考核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其中,笔试部分主要是对知识的考察,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解题方法和思路,考察学生的应考能力和思维能力。考试范围主要包括高中的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学科,按照不同科类考生进行分类考试。

  北大博雅计划对文理类考生分别考查“语数外+史政”和“语数外+理化”,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则对文理类考生分别考查“数学+文史”和“数学+理化”。笔试的难度一般高于高考,但是低于竞赛,学生如果没有竞赛、自招方面的学习背景可能在解题上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清华领军的化学题:

  “哪些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如何测出其中含量?地球的臭氧含量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元素?”

  涉及一部分高中课内没讲到的内容,而且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再比如下面这道关于复数的问题,就涉及到高中课内不会提到的复数三角形式或者三次单位根的问题。

  这题可以知道复数z为三次单位根,因此解法为:

  而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知识采取直接代入计算的话,就会浪费很多考试时间,还容易出错。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状态、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有时候会牵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考察学生的阅历和信息掌握情况。

  面试的形式包括多对一、三对五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几种形式。多对一的面试一般会有3到5位面试官,仅有一位考生抽题作答和随机提问。三对五的面试是三位面试官,五位考生一组, 让考生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先准备几分钟,然后个人陈述,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接受考官追问。无领导小组讨论往往针对某一个议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一个解决方案,面试官在一旁考察学生的状态、逻辑思维、领导力等综合能力。

  2018年北京大学博雅计划采取三对五的方式,比如题目

  “谈谈你对无现金社会的看法”

  这就涉及到如今关于移动支付的社会现象,谈看法的问题肯定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举例论证,考生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是对考生能力的综合考查。

  综合评价成绩核算方式

  现在综合评价的成绩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参考成绩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其中高校测试包括笔试、面试甚至体质测试,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还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对学生的最终评价认定也比较全面、中肯。

  现在多数高校在对三类成绩的认定中,高考成绩占比一般为60%,高校测试成绩为30%,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占比为10%。当然,高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招生需要对各比例进行调整,比如北京大学上海博雅计划就仅认可高考成绩(70%)和高校测试成绩(30%)。而在山东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高考成绩占比也都超过70%。

  第二种是直接给考生以降分录取,比如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就会给予考生一定降分优惠,考生高考实考分在高校模拟投档线下一定分数范围内即可被高校录取,最后专业确定的时候按照高考裸分优先确定专业。降分复读从10分到60分不等,特别优秀者还可以获得降至一本线录取的优惠。

  第三种是在考生高考成绩的基础上给予加分,单独设定招生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加分优惠进行报考录取。比如上海科技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采取这种方式。

  综评君有话说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却不止一条,虽然自主招生越来越难,但是综合评价等其他自主选拔方式依然为广大考生进入高校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大家也不能把综合评价当做是进入名校的“后门”,其实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低,除了课内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多种能力,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浙江2023如何报考浙江省属44所高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公元2023年1月31日,农历癸卯年正月初十,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高考和七选三科目首考成绩就要发布了。这是浙江省30多万家长和考生心心念念、盼望已久的牵挂。 随着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年首考成绩的隆重发布,2023届高三学子们的十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集齐,...
2023-01-28

2022省属地方高校“三一”综合评价的“三道关”

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分为高水平大学与省属地方高校两大类。 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大学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北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所。 至于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安徽)、华...
2022-01-07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面试技巧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已在浙江省成功实施多年。自2011年以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校从最初的2所增加到将近60所,其中浙江省属高校将近50所,数所高水平大学也积极参与其...
2021-03-20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对升学有什么影响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是指浙江考生根据高考成绩+学考成绩+高校校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并以综合分的高低被高校提前批录取的一种升学途径。 这种升学模式,是新高考高校招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打破了原先只凭考生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单一录取模式。 那么,...
2020-12-16

2021年北师港浸大、港中深综合评价报考流程

2021年北师港浸大、港中深综合评价报考流程是什么,2021年这两个学校的综合评价还未开始,我们以2020年为例,基本上差距不是太大,家长朋友们可以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综合评价报名开始啦!一起...
2020-09-07

UIC综合评价测试考什么内容

拥有UIC综合评价入学测试资格的考生,可于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在所报名的考点参加北师港浸大组织的入学测试。入学测试分为笔试、面试和体育科目测试三个环节。北师港浸大全英文笔试、面试将参考国际考试标准,旨在考核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