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理科赛事有哪些
一
相信之前听过我们的系列讲座的家长和同学们都知道,尽管不同学校对初审材料要求不同,但根据往年自主招生经验,如果学生具备以下5大类条件,更加容易通过初审,分别是竞赛类获奖,包含了文理科的各类竞赛;科技创新类奖项;ZL发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者出版过文学作品专著等;还有一条就是单科成绩或者综合成绩十分优秀。那么今天我就跟同学们讲一讲理科类赛事的情况,也就是包括了第一条的理科类学科竞赛以及第二条的科技创新类奖项。
——清北学霸说 第二十六期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理科的学科竞赛。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可以更武断地说,如果你是一个理科考生,那么学科竞赛类奖项对你的自招来说,是最强有力的条件,是最有说服力的筹码,可以说几乎是稳稳地获得了大多数学校的自招资格,甚至有极大的可能,与其他报名同学相比,你将获得的优惠条件更为优厚。口说无凭,我在这边可以给大家看一些例子。
这是所有90所开展自招的高校在2018年的招生简章中提到的关于理科竞赛的要求,可以看到,无论是要求获得省级奖项,还是国家级,是一等奖还是二等奖还是三等奖,有一点共识的,这90所高校几乎全部在报考条件里面提到了五大学科竞赛,也就是说,五大学科竞赛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什么是五大学科竞赛呢?
五大学科竞赛指的是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数学会主办),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化学会主办),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五大学科竞赛的赛程。请放大以下照片阅读细节。
参加学科竞赛对自招有什么帮助呢?
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敲门砖,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可以得到国家认可的保送资格,直接保送清北。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同学大多数可以直接与清北签约,获得至少60分降分(仍然需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但是通过几率非常大)。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得清北自招资格(需要参加自招考试)。获得省级竞赛奖项的同学可以更容易申请到各大高校自招资格。
第二个方面,我们参照自招考核的形式,一般是笔试+复试,那么在笔试部分,对于理科考生而言,主要考察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难度一般高于高考,全面考察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必须提前准备。如果你有理科竞赛的良好基础,那么这些自招考题对你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自招笔试的试题难度一般是介于高考和竞赛之间的程度,稍微偏向竞赛一些。此外,在面试环节,如果你所报的专业与你的竞赛学科联系很紧密,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问到相应学科的类似竞赛的题目,尤其是化学,众所周知化学竞赛的参考书正是大学化学的教科书,无机两大本、有机两大本,也就是说你的化学竞赛的内容就是你大一需要学的基础内容,那么老师们很可能会在这些内容当中选择一些问题来考察你。如果你有竞赛基础的话,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不需要你浪费过多的心思去准备。总之,竞赛对于参加自招的同学来说,无论是从申请还是从考核方面看,都大有益处。
所有人都要去参加竞赛吗?
介绍完五大学科竞赛,相信很多同学和家长都跃跃欲试,但是有一点我们一定要认知到位,那就是每年获得学科竞赛奖项的同学是比较少的,可以说是凤毛龙角,通常来说,一个学科竞赛中,一个省的一等奖也就二三十个,二等奖、三等奖相应多一些,但也绝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的程度。
各省省一的具体人数不同,主要根据参赛人数的比例来划分。每科有10人左右(8-16名)同学进入“省队”有资格参加国家级赛事。只要参加国家级赛事,就至少能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获得国家一等奖的人数每年不一定,具体同样按照参赛人数的比例来划分。例如2015年生物竞赛国赛一等奖的人数为总人数30%。乍一听是不是觉得比例挺高,但注意了这是在国赛,能入围国赛的人数已经非常少了,而且每一个都是顶尖的奥赛选手。
试想一下,一个省有十几万、几十万考生,但能拿到竞赛奖的也就不到一千人,是不是比考上一本要难得多?竞赛也是考试,但凡是考试就会有淘汰,也会有失误,有的同学可以在初赛关就卡住了,没能继续走下去。你依然有通过其它赛事来丰富自己履历的机会。
所以竞赛并不是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但是我坚信的一点是,理科同学在课内学习之余,学习一些竞赛知识,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从应试角度,还是从逻辑思维的强化角度而言。所以我还是建议同学们学有余力的时候,接触一些竞赛知识。这就不一定是以获奖为目的。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的一点是,竞赛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高回报不是wei/yi的,也需要我们去承担很高的风险。
因此,竞赛不是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希望各位同学量力而行,在自己没有办法判断的时候,可以求助学校的老师等等帮助你进行判断。
我该如何准备参与竞赛呢?
那么对于坚定地想要参加竞赛的同学而言,建议大家在高一的时候就报告参加,但高一参加的目的并不是跟高二的学长学姐们竞争奖项,当然如果你实力很强,高一就比高二的同学更胜一筹,你的策略当然会与众不同,你将会拥有两次冲击省一甚至更高奖项的机会。但如果你不是那样的竞赛天才,那么你高一为什么要去参加学科竞赛呢?为了虐自己吗?不是的,因为我们相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竞赛,也是如此。高一的学生可以去熟悉竞赛考试的流程,熟悉题型,就拿江苏省的数学竞赛为例,一试的题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主要是填空题,题量比较多,注重考哪些部分,考试时间是多久;一试二试中间间隔多久;二试的题型又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主要都是大题,题量又少又难。参与过了,你回来就可以思考,一试和二试的风格有哪些不一样,我在考试的时候应对的策略可以进行哪些调整,此外,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应该注重复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数论、几何是不是我的重点?等等,这些问题,在你经历过一次竞赛之后,你就会深有感触,在接下来一年的准备时间里,也会更有方向。
此外,如果当年你所在省份的学科学会会举办相应的夏令营,建议学生zui.好去参加。因为作为官方组织机构,它所组织的夏令营是更加有针对性的,所邀请的讲师也都是大学教授,且有着丰富的竞赛辅导经验,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毫不夸张的,这些老师对于竞赛重点知识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如果去参加夏令营的话,一定要课上认真听讲和记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此外,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竞赛的氛围非常重要,zui.好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学习竞赛知识,一起看书,一起刷题,一起讨论,既能够监督自己,又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短板,大家一起学习劲头也更高,因为在竞赛备考后期,人是非常疲累的,每天都是机械刷题,题又非常难,需要极强的毅力,这个时候,抬头看看小伙伴们,几个人一起讨论讨论,聊些有的没的,分享些好吃的,真的可以说是你的力量源泉了。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这些理科的学科竞赛,高三的学生都没有参加的机会,建议安心准备高考课内的学习,如果在高三阶段成绩一直保持稳定优秀,来年依旧有很多机会参与自主招生,比如清华的领军计划、北大的博雅计划,还有很多其他的知名高校,对于成绩优异同学都会给予自招的资格。此外,如果你想增加筹码,还可以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发表科技论文,但这件事也只建议在高三上学期完成,宗旨就是不希望占用高三考生太多的课内时间,因为对于高三考生而言,无论如何你们要记住,高考才是第一位的,自招是我们得来不易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和充分利用,但是孰轻孰重,大家自己心里要好好掂量。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