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怎么样
周末久违的和电委喝了个下午茶,一如既往的谈天说地,电委说了些很值得琢磨的东西。我来拾人牙慧,整一整、扯一扯。
我们说有时候,附中人总是带着某种难以形容的“味道”,在外遇上了,聊三句就能知道是在二里半晃过三年的人。我称这种味道叫“附中味”。
一个高中养出来的一批人,这批人走出学校后基本没人说学校的坏话——这样的好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附中就是个这样的地方,对它的爱可以类比酒,随着时间推移会愈发的美与好。
虽说附中地处5A级景区山灵水秀,但一个学校的核心还是在教师。说道附中教师就要提到欧阳昱北老师,俗称欧阳大师,虽然他并未教过我,但从文化意义的层面上欧阳大师可以约等于“附中老师”这一代称的缩影——有学问,为人出事足以担得起“高尚”二字。
这样的老师不常见,运气好碰上一个就足以在自己的人生日记上念叨个千万遍老师的教诲这般那样影响自己。附中大概是个有灵气的地方,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还聚集了一大批这样的老师。
附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用塑料普通话讲就是,蛮有味的。
举个例子,在附中的考场,你会看到监考老师大多是“不务正业”的,他们大多会安安静静的在做自己的事。比如那会,地理向老师就夹着一本英文版的《Nature》边读边做摘录,隔壁考场英语莎莎老师则在认真的端着单词书背德语——附中的老师无时不刻都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偏不倚的严肃紧张活泼。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浮躁。
湖南是个教育资源极其垄断的地方,“四大名校”的概念深入人心。在本附中吹看来,四大名校之一的附中最强的不在于抓着你做题(当然在这方面附中还是相当有套路的),而在与它教导你何为“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确立自己,继而做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
长沙话里有个词叫“扯卵谈”,简单来说就是瞎扯淡、讲闲话。
学校教育的意义最集中体现的地方是课堂。教育是种田,土地肥沃是块好地,有几条溪水便成了景。附中的课好,干货自是不用说,但它的妙还是在于那时不时涌出来的“水货”。
打个夸张的比方,四十分钟的课,二十分钟上正课内容,其余二十分钟讲的闲话——在我看来,这些闲话才是附中课堂最有妙的部分。比如王老师讲她当年大学如何从体育生走到数学系、JUJU聊《众荷喧哗》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唠何为诗意的生活、欧阳大师在全校公开课上从作文说到君子忧道不忧贫,教导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附中老师的闲话水平之高,已然自成一道风景。有时候我们的大学老师可能都讲不出来那么好的话来。
不记得是哪节课,老师忽然聊起来为什么我们今天仍需要鲁迅。当时我刚睡醒,意外的记住了老师说的三个原因: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二是可贵的怀疑精神(这点很多老师强调过,要学会怀疑);三是反抗自己(自我剖析精神)。
再者,(至少在我们那个时候)附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开放的,只要不在影响正常课业的情况下想干什么都OK。哪怕是谈恋爱,虽然老师嘴上说着不好不好,但只要你们不是特别不成熟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事实上老师是不会过多干涉的。
突然想起一件事,时隔这么多年也不用藏着掖着了——亭子里的大理石椅子,当年是被我们几个搞倒的,那块加固的伤疤,是我们摆子社青春的痕迹(误)
当然这样的环境某种程度上也与附中的成分有关——附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学生的家庭三代以内与大学有关联。大学毕竟是校园,它的办事风格还是与社会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也会有些不一样。
大学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上文所提到的讲闲话的功能在大学应该是被放大的。大学老师面对着一群正处在人生迷茫和焦虑巅峰期的半熟的人,应是一个引路人存在,从精神高度和人生境界的层面给予他们建议和指导。
可惜现在的大学老师课时费实在是太低,站在讲台上说些什么有时候真的纯粹只能靠自己的信仰。当然,目前有些大学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消灭了这种古怪情况,提高课时费,增强老师的课堂动力。但是这些提高的部分,与去社会培训机构上课的价格仍是无法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为什么说教育要产业化,大学学费应该提高,原因正是在此。目前光靠学生缴纳的学费,大学根本无法自给自足,撑下去就需要国家补助,而大学老师的工资就只有那么一丁点——一个拿到正教授的人,只靠正教授的待遇是活不下去,不得不去靠各种社会活动来赢得相匹配的收入。事实上,对比我们国家目前的中位数收入,大学的学费翻个番其实是完全不过分的。
我发现我好像又跑题了。就这样吧。
找到了高三的摘抄本,读当时很多对摘抄的分析和琢磨,现在竟是觉得有些自愧不如。稍微记下来几笔。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不仅是家中田地荒芜,心的天地也要荒芜了。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为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自己,继而确立自己。
庄子: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吾将曳尾于涂中”,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似不系之舟的庄周的“闲”,正是这种闲让他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之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水静极而形象明,心静极而智慧生。
一个作家能写出好作品,在于脚下有地,头顶有天,眼中有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