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关系| 关系是生命觉悟、心性成长的路径
//
心性、性格和关系,背后有一个
秘诀,
有一个心法:
修心性是能觉悟生命的,
修心性是能觉悟天地真理的。
——性格罗盘创始人 罗赢老师
//
在今年为期半年的"性格关系·圆满成长师资团修课"上,
性格罗盘创始人、首席性格人才专家罗赢老师
为性格罗盘门内班的老师们讲授了透视人性、心性成长和性格关系修炼的系统方法论:
性格关系课程的一个特别直接的法门是,
你看看你当下的关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就知道了,你的心性是什么样的。
通过对自我关系的一个感知,来评估自己的心性,找到心性需要修缮和突破的那些点,然后通过心性修缮的历程,让自己的生命能量和生命境界越来越高
。
//
性格罗盘将人的心智模式分成5种类型,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分布在这五种不同的精神世界里,其中,又包含了25大类天性。
不同天性特质在关系中如何修炼、成长与角色耦合,也有其独特的路径。
今天我们将分享性格罗盘门内班的五位不同天性特质的老师们对性格关系的学习感悟:
1
关系与生命的意义
//
(交际家)明心老师:
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罗盘社的浸泡,我对生命与生活的认知似乎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拿关系与意义来说,我个人的感受是,
生命的意义由生活中的关系而实现,而生活中的关系又能点燃生命中的某些意义
,二者互为因果。
罗老师讲到,
生活中有了需求才会有关系的依存,从而有了在关系交互中的体验,最后会在这段体验中形成一股能量,这就是关系的实相
。
关系是仪表盘、蓄电池、磨刀石,这都是在生活中的体验。
罗老师课上讲解的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就我个人而言,这个认知已经非常受益了,对于今后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有了清晰的鉴定标准,虽然有些关系不能很理性地去分清,但至少在有情感互动与体验的过程中,自己就有一个大致的预期管理与平衡把握,不至于头脑发热或做一些伤害身心的事。
2
自我关系的觉察与修炼
//
(谋略家) 赵峰老师:
自我关系这个话题是每一个人都无法绕过的,没有人从来都没被内心的矛盾,痛苦纠缠过。在没有内在标准清晰的尺度前,很难定义自己是否在自我关系上做到位了。这不仅涉及到个人当前的状态,还涉及到个人修为的努力水平。
罗老师对关系的剖析,为人际关系做出了清晰的定义。
关系是人的心理内在需求外显出来的状态。
循着定义的几个维度,可以从源头、过程和成果的维度,向内探究内隐的心理需求,向外梳理纷繁的人际关系中,哪些是社会化需求,哪些是自己的心理需求。为进一步的化解纠结,舒畅心理,圆满人生开启坦途。
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是Ta从自身出发,看待他人和世界的出发点。
个人的内在关系首先也是供需关系,是理性与情感,动机与行为,努力与奖励,成长与限制,内心与外界,自我效能与社会反馈等等关系之间既互相需要,也互相冲突的结构。
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始于对自我需要的感知,合理地满足,不断地成长,逐步地自我实现,使其丰盈舒展地成长。
自我关系圆融顺畅,比较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关系。自我关系冲突,往往会强化对外界冲突的看法。
自我关系的圆融和谐也是一个成长,修炼的历程。
3
对关系真谛的感悟体验
//
(才子) 颖:
关系起源于一种需求。
从我们呱呱落地到走完一生,我们都会和很多人发生关系。而所有关系的开端都起源于我的需要。
关系带着能量流转。
当我能量值很高的时候,开心、兴奋去面对我关系的另外一方,往往对方的能量值也能被调动起来,变得更高。而当我不确定、自我怀疑的时候,事情往往没法顺利的推进。
关系伴随着情感体验。
关系从需求而来,自然而然就带着期许,这份期许被得到满足的时候,情感是积极的、欢愉的,而这份期待并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委屈、难过、愤怒这样的情绪也就相继而来。
关系需要回到更深的一层去觉察自我的需求。
所以,我们要带着觉察心去观察自己的情感或者情绪的起伏,每个情感的流转,背后都带着我们对关系的另一方的期待。
4
亲子教养关系中的启迪
//
(中庸家) 孟星老师:
罗老师讲道:
“跟孩子建立心灵的链接,跟踪成长,防止走偏。而不是把父母的东西灌输给孩子。
”
这句话非常有感触。现在的政策真的很好,让老师释放了,家长们可以去认真的思考:孩子们应该适合什么再去选择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报很多个班学习。
跟孩子建立心灵链接,爸爸妈妈真的用心的去陪伴孩子成长,在“不打断”的情况下,让孩子释放天性,成长自由。
现在自己在带孩子,小孩子的情绪就非常明显,我们家孩子几乎是不哭的。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是喊叫,当需求满足的时候,喊叫声立刻停止。
作为爸爸妈妈要去感受孩子的需求,从而来让孩子情绪得到安抚。如果需求没有满足,孩子情绪就一直在那里,直到需求被响应满足。
孩子长大也是一样的,需求就在那里,爸爸妈妈能够连接到孩子的内心,去感受到需求,平和孩子的情绪。
5
应对关系中的不适与冲突
//
(管家)平方老师
:
所有的关系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的投射。
当关系中出现不舒服的感受时,觉察自己重要的的情绪体验、想法观点,尝试追溯到那个最开始的起点性内容。
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行为,会问自己:你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吗?为什么?你不能接受别人怎样?别人这样对你意味着什么?是这样的吗?
或者,有些时候是因为自己内在不能接受自己的某种行为、想法或情绪。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疏解自己内在卡点的过程,
所有关系中的冲突都是在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由无能为力造成的。所以,
冲突可以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看到别人。
6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关系?
//
(交际家) 明心老师:
罗盘社提倡
“生命成长从修缮自我关系开始”
。
我的理解,是从自身出发,经营好周围的人际生态,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好的生命生态。
有了这个觉知,就要践行见自己、见他人、见天地的原则,懂自己、懂他人,从而懂你周围的生态关系。
这就是罗盘社一直普及的包涵天性、性格、人格的人性生命树和25大类天性坐标。洞悉了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处理周围人际关系就有如贵人相助、名师指路,人生海海,不过几种能量旋律。
《礼记·大学》
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理解的
“知止”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没什么?要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
有一位老师说,你如果是鱼就不能去学鸟飞,你如果是鸟就不能跟鱼比谁游的快。
性格罗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明晰自我认知,提升自我觉察,在关系的生态中不断修炼个人成长。
扫码了解您的天性特质(显性性格)
·清晰看见性格类型和心智特质
·理解天性优势和盲区
·定位自我成长方向
性格关系·亲子养育
欢迎加入性格罗盘社“见自己-见家人-见家庭-见天地” 生涯路径与家庭亲子关系实修~
扫码加助理老师入微信群
作者: 性格罗盘 性格罗盘 生命成长
来源公众号:
性格罗盘 生命成长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