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登金陵凤凰台 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发布于:百学网
2012-12-29
黄鹤楼 登金陵凤凰台 诗歌阅读赏析答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5)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7)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4.(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
(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15.(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宠辱偕忘 (3)夙兴夜寐 (4)岂余心之可惩 (5)羁鸟恋旧林 (6)江州司马青衫湿 (7)谨庠序之教 (8)揾英雄泪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5)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7)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4.(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
(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15.(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宠辱偕忘 (3)夙兴夜寐 (4)岂余心之可惩 (5)羁鸟恋旧林 (6)江州司马青衫湿 (7)谨庠序之教 (8)揾英雄泪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