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1届语言运用日用(6)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1-19

21届语言运用日用(6)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该项目按照政府统一趸(dǔn)租、确保不改变租赁(lìn)性质的原则,由海淀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整体趸租,租期十年,统一进行出租、运营和管理。

  B.“文明示范线创建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宁波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一语道破。深秋时节,徜(cháng)徉在宁波各条文明示范线,一幕幕山青水秀、物阜民丰的乡村新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C.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漠,满蕴着迁徙(xǐ)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àn)然失色。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D.趁着年轻,要勤加学习,不然,将来踏入社会,身无长物,何以安身立命?父辈留给的钱财再多,也不如一个技术可靠,有术于身,无怵(shù)于人。

  解析 B项,“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C项,“隔漠”应为“隔膜”。D项,“无怵于人”的“怵”应读chù。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3题。

  [甲]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乙]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丙]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会乐此不疲。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虽然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丁]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搅扰 B.顾影自怜 C.乐此不疲 D.虽然

  解析 “虽然”改成“即使”,语句中列举的是假设情况,而非事实情况。

  答案 D

  3.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资金投到电影制作环节中,参加国际电影节赚得口碑,之后再去宣发、销售和推广,在当下这是一条独立电影的可行之路。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仍需时间验证。

  B.很多人认为山寨是祸水是阻碍行业发展、影响创新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然而乐动卓越CEO邢山虎则认为用良好的心态看待山寨,被山寨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C.对于“异地养老”模式还是应以市场来进行调节,把选择服务的权利交给老人。随着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政府应由“补机构”向“补人头”转变,也就是将补贴发给作为服务对象的老年人,以此来解决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目前中国房地产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化越来越严重,在价格上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三四线城市房价大体上是回落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宣发、销售和推广”调整为“宣发、推广和销售”。B项,否定失当,去掉“不是”的“不”。D项,歧义,“部分”可修饰“一线城市”也可作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定语。

  答案 C

  5.某校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教室拟一个室名,体现雅居寄情的主题。请你代拟一个室名,要求内容健康,有文化内涵,并用一两句简洁的话来阐释室名的含义。

  示例:凌云阁——胸怀凌云壮志,心系天下苍生。

  答:

  答案 (示例)鹏蝶居——鲲鹏振翼九万里,蛱蝶齐生一梦间。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段,再现它的意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答:

  答案 (示例)他一席长衫,静静坐在幽静的小竹林里,前面的木桌上放着一把古琴,他慢慢地抬起右手,落下,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在弦上,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微微弯曲,轻轻拨动琴弦,顿时,一阵悦耳的琴声便荡漾开来。他一边弹琴一边引吭高歌,竹林深处人迹罕至,只有一轮明月相伴。

  二、传统文化经典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儒家在个人修养方面都强调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2)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概括作答。

  答:

  答案 (1)反躬自省

  (2)①与人相处,要多反省自身而少抱怨别人。②要善于自我反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③慎重地选择朋友,与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相交。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