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经常去采耳
有一种爽
叫做 掏耳屎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掏出耳朵里的「陈年耳屎」
捧在手心端详把玩
成就感油然而生
图源:知乎。见水印
掏耳朵虽然爽
但要是告诉你:
老是掏耳朵
可能会癌变
你还下得了手么?
▽
一般来说,不需要!
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爱不爱干净,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产生耳屎。
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它是由耳道分泌物与灰尘、皮屑等混合形成。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啥必要掏耳朵:
通过平常的咀嚼食物、说话、咳嗽等行为,耳屎可以由内而外慢慢地溜出耳道,不会堵住耳道。
而且,耳屎虽然名字里带屎,但其实是个“有用的屎”——
● 挡住异物进耳道
当有灰尘进入耳道,耳屎就会黏住它;当小飞虫进入时,耳屎的苦味(别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没吃过)会让它知难而退。
● 抑制细菌生长
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不适合细菌的生长。
● 减弱强声波
儿童的鼓膜,非常娇嫩。一旦遇上猛烈声波(如打雷、炮竹声)直冲耳道,会损害鼓膜,甚至造成破裂导致失聪。耳屎能保护鼓膜,起到屏障的作用。
● 防止耳朵进水
洗澡或游泳时,有少量水进入耳朵,耳屎起到防水墙的作用,防止水进入到耳道深部,引起外耳道发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如果耳朵没有不适症状,就不需要特意去掏。
如果你还是不听劝,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耳朵受到刺激越多,外耳道皮肤就会分泌更多的耳屎。爱掏耳屎的人会陷入死循环:越掏越多,越多越想掏。
有人会说:
你说的我都信,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掏完耳屎,真的好舒服……
民间有三大快活之说:采耳、捏脚、搓澡。
当细长的挖耳勺探入黑洞洞,从那狭长的外耳道挖出一坨坨耳屎时,触电般的迷之快感让人欲罢不能,爆棚的满足感常常觉得极度过瘾……
因此,有人沉迷于掏耳屎,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为啥,掏耳朵辣么爽?
我们的耳道敏感,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末梢。当掏耳勺和棉签触碰摩擦时,就像人体其他敏感部位受到刺激一样,会产生强烈的酥麻和满足感。
所以,当我们把一大坨耳屎掏出来后,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升华,简直让人迷醉。
不仅被掏的人如痴如醉
给人掏耳朵的
也有蜜汁快感
▽
有个脑回路清新的童鞋,曾掏遍全班男生耳朵,江湖人称“黄金矿工”。
掏完耳朵后,回味着灵魂出窍的幻觉,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能被原谅?!
且慢!
掏耳朵一时爽,经常掏火葬场。这可不是玩笑话。
有些粑粑麻麻,不仅自己爱掏耳朵,还隔三岔五翻孩子的耳朵看,有一点点耳屎就忍不住下手。
这很容易出事——
● 听力下降
孩子的耳道窄且浅,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 鼓膜穿孔
掏耳朵时,如果孩子乱动,家长手一抖,棉签、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甚至听骨链损伤。
● 引起感染
有些家长手劲大,凭感觉给孩子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引起感染,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
● 诱发恶性肿瘤
长期掏耳朵,还有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或耵聍腺癌。
近年来
因为掏耳朵出问题的人
不要太多
▽
● 浙江温州。有个小伙掏耳朵时下手有点重,棉签捅破了鼓膜,耳朵都听不清楚了。好在治疗后,听力得到恢复。
● 陕西西安。四岁男孩帮妈妈掏耳朵,妈妈不慎拍打挖耳勺后将其推入耳朵深处。结果眩晕一个月,严重时无法下床。做了听骨链重建手术后,才恢复正常。
● 湖南株洲。30岁的王女士喜欢去按摩店采耳,结果耳朵里长出很多霉菌一样的东西,被诊断为左耳真菌性外耳道炎。
● 还有更吓人的,有个阿婆经常掏耳朵,结果掏出恶性肿瘤……
也就是说,耳朵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
掏耳朵其实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普通人自行掏,不一定能掏得对。
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家长要麻溜的带去正规医院就诊:
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可能有这些表现:
一直揪或揉耳朵,表现得很痛苦或哭闹不止。
对柔和的声音没有反应。
从耳朵里掉出不同寻常量的耳屎团。
大孩子可能会表达耳朵不舒服:
感觉耳朵堵堵的,不通。
耳朵痛、耳鸣等。
突然一边或两边耳朵听不清,一会又恢复;循环反复。
在学校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反复多次呼叫或更响的声音才能听到。
如果确诊为耵聍栓塞,耳鼻喉科医生就会拿出专业工具,帮娃清理耳屎。
当然,如果是干燥、凝结成硬块的耳屎,医生一般不会霸王硬上弓,立即取出会很痛~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开液状石蜡或耵聍水(含5%的碳酸氢钠、甘油、水),让大人给娃滴个三天左右,让耳屎溶解软化。
之后再去医院,就比较好处理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孩子有耳屎,也不可能次次都去医院啊。可不可以偶尔给孩子掏一掏?
之前说过,耳屎会自然脱落,大多数时候是不用掏的。如果非得掏,要注意这些情况:
正确的掏耳朵姿势
是什么?
▽
01
不要用棉签掏耳朵
棉签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处,形成耳屎堆积。还可能对耳朵造成损伤,例如刺破耳膜。
适当控制掏耳朵的频率。不要过于频繁地掏耳朵。
平时帮宝宝清理耳朵,只需用湿润的毛巾轻轻擦洗外耳就好。不要过于深入。
02
不要共用掏耳勺
有些家庭掏耳勺是公用的,爸爸掏完妈妈掏,妈妈掏完宝宝掏;有时挖耳勺还和指甲剪放在一起。
如果有脚气的人,刚好用过指甲剪……
这把色香味俱全的掏耳勺伸入孩子耳朵后,很可能将细菌或真菌(比如脚气)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最后导致发炎。
03
游泳时,耳朵注意别进水
游泳时应该保护耳朵。特别是耳朵有过炎症的人群:
应避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
游泳时佩戴耳塞;
游泳时如果耳朵进水,应在上岸后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将耳朵拉向后上方,用另一只手轻拍耳朵上方或者单脚跳跃;
出水后,如果鼻腔中有水,可以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呼吸,让水流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流入中耳。
游泳后用吹风机的冷风档轻柔地吹干耳朵。
04
有异常,及时看医生
耳部出现不适,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会加剧感染。如果出现瘙痒难耐的情况,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等,应及时去医院确诊。
平时,尽量少去理发店、足浴按摩店或者街边的那种小摊掏耳朵,容易出问题。
最后做个小调查:
你平时掏耳朵吗?用过什么来掏耳朵?
本文审稿专家: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严尚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