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和推优/自荐有什么联系
我们在前两次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推优”和“自荐”。而自主招生就是从推优和自荐中衍生出来的“招生形式”。
称之为“招生形式”,是因为官方流程中,是不存在自主招生的,自主招生只是高中学校灵活操作各种招收方法所带来的一种现象。
简单理解就是各市重点高中把本来应该在五月份填完普通高中提前批志愿(推优、自荐)之后的测试活动给提前挪到了1-4月份进行。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招,但是相信还是有许多家长对推优、自荐和自主招生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楚,更不用说内在含义和逻辑。
从提前招生(预录取)谈起
10多年前,上海中考就出现了类“自主招生”的招生方式。到了2009年,上海中考中第一次出现了“提前招生”这一招生方式 --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重点高中)需要拿出至少40%的招生计划,用于在全市范围内提前招生符合本校招生要求的优秀学生。其中,推优、自荐分别占到30%和10%.
(图为各招生方法的执行比例)

在后面的今年中,这一招生方式一直延续保持,并不断演进,推优和自荐的比例在逐渐趋于平衡;四校的提前录取比例占到50%。
推优和自荐解决了什么问题?
当前上海中考的难度分布为易、中、难保持“8:1:1”,同时,上海中考还需要承担“毕业考”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讲,上海中考是很难体现出区分度,很显然,优质的高中学校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提前录取应运而生,高中学校通过提前录取、通过自己的测试,来选拔符合本校要求的生源。
提前招生不断被家长诟病,“暗箱操作”、“后门”是每届家长们都会议论纷纷的,非常多的家长支持“一张考卷定高下”,但我清楚的记得在“一张考卷定高下”的年代,有很多家长是支持“招生方式多元化”的。
这个层面上,提前招生(推优和自荐)解决了“中考区分度”不高的问题。
自主招生又是什么?
一模之后(2-3月),顶尖的高中名校会在顶尖的生源争夺上厮杀一番,他们大多通过“开放日”、“初高中联谊会”、“科学素养测试”等名头,组织学生进行一轮甚至多轮的测试,如果学生在测试中表现优秀,可以被提前签约。我们称之为“自主招生”。
那么既然有了“推优、自荐”,为什么又出现了“自招”呢?
每一个现象的产生,必然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推优/自荐”解决了“区分度不高”的问题,但我们细究“推优/自荐”的执行流程时发现,这两种招生方法中,学生都必须先在网上填报志愿,再去参加高中学校的考试,那么很容易发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状况,我们不讨论这件事情是否合理,但这显然是有悖于高中学校提前选拔的初衷的。
高中学校开动脑筋了,如果我在填志愿之前先进行“一轮/多轮”的测试呢?我对学生的状况不就了如指掌了吗。
于是,“自招产生了”,某种意义上,“自招”解决了“推优/自荐”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从流程上看“自招”、“推优/自荐”
“自招”将“推优/自荐”中原本放在“填报志愿”后的“测试环节”,提前到了3月进行。当学生的的测试成绩一览无遗后,高中学校将会有选择的去和学生进行签约。
(图为:自主招生和提前招生的执行流程)

“自招”的“签约”是没有正式效应的,故“签约”后,在4月份的提前录取流程中,将“签约”成功的学校填入志愿,则可保证成功率。
原本“填报志愿”后的“测试”,对于已经签约成功的学生来说,也就是一个过场而已。
当然“自招”中“签约”的名额,是要占用掉“提前招生”的整体招生计划的,所以,如果错过了名校自招,结局你懂的。
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一模考,这场考试很关键,基本上就是能否获得自招门票的前提了,想要找个好婆家,也得自身硬。
所以建议那些初二的家长们。如果以后想上豪门,现在就得积挣实力哦!接下来3月份开始,便是各个高中和小儿小女双方相互试探(各种自招考试),今天这家搞个开放日,那家开个介绍会,小儿小女们或心之向往或嗤之以鼻。这场亲家见面会大家也是各怀鬼胎,各家高中或盘算着这个好做我大儿媳(理科班)或思量着那个可以做我家小女婿(平行班)。
条件不够怎么办,加些彩礼(推优)也是可以的。也有那牛娃家长权衡着几家学校的聘礼,这家答应了特色班,那家许诺的提高班。犹豫着哪家以后前景比较大。就这样,几番试探成功,终于私定终身,互交定情之物(学校自己签约),当然这过程反悔的也是有的(不符合道德规范但未脱离政策流程),不管哪里,小三总是不缺的嘛!当然这私定终生是上不了台面的,不符合道德规范(政策流程)。
于是在5月21日5月22日,在官媒的组织下,双双去登记注册(官方自招考试)。这个过程中,有人演演戏,有人去相亲(没有预录的),看看能否把自己给嫁了。5月28日网签算是领了证,过了明面了。你是这家的儿媳,他是那家的女婿;当然还是没有完事的,终要等6月18、19日(中考)的酒席摆过后,那酒席上表现太差也偶有被退婚的;7月份可以去正式拜见公公婆婆岳丈岳母了;当然情定方式还是多种多样的,有一早就定了儿女亲家的,有相亲大会上一见钟情的,还有误打误撞在一起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