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解读、薄弱学校治理
“义务教育有保障”在精准扶贫体系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作用。梳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策脉络,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成果,有助于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本期核心议题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与经验。
本期其他内容还包括:“强基计划”对基础教育有哪些影响、薄弱学校如何治理、提升县域教育品质的党建行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特点及使用建议……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第12期《人民教育》,快来随小编一睹为快吧!
核心议题
“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与经验
在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引领下,“义务教育有保障”取得辉煌成就,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经验成果。本期杂志聚焦此,意在让这些经验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成果可持续的“义务教育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
这一核心议题共推出6篇力作,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从不同角度,为大家呈现成果与经验,以下是其中的三篇:
《发挥中国制度优势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政策举措及成效》(吴霓):“义务教育有保障”教育脱贫攻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精准扶贫体系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根本性作用。控辍保学和乡村教师质量提升得到政策有力保障,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渐完善,实现应助尽助;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填平区域教育发展鸿沟,实现优质教育共享。
《用教育之光点亮每个孩子的梦想——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进展综述》(李帆、邢星):控辍保学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要有大格局。许多部门、地方在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时,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同心聚力,协同攻关,形成控辍保学的合力?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
《织密、织牢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兜底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施城乡统一的“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织起一张学生资助兜底网,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读
“强基计划”对基础教育有哪些影响
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制度的变化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今年送别高校自主招生,迎来了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出台不仅是对高考改革的调整,也必将引发基础教育的变革。
《新时代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强基路径——来自国家实施“强基计划”的启示》(周彬):不能将为学生发展夯实基础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对立起来,没有基础的个性不但看不到个性的长远发展,还有可能发展成任性。在已经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之后,重新强调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与权威性还是有必要的。
《基础教育也要“强基”》(柳夕浪):如果把“强基”的概念迁移到基础教育,可以发现,“强基”也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是基础教育重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基础,而不仅仅是打几门学科基础;以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打基础,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孩子。
《“强基计划”:夯实中国发展的人才根基》(王殿军):多维度评价绝不是多考几门课,多考几门课依然是应试套路,充其量体现的也只是“知识”一个维度。不要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而是要真正变成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大家
《小学是一门科学》(谢维和)
6 岁至 12 岁是儿童非常关键并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身心发展阶段,它在生理发育、心理发展方面,在学习方式、教育模式、课程形态、政府责任、管理评价以及成长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与其他学段非常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怎么能够简单地与其他学段混为一谈呢!毋庸讳言,这种忽视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包括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校长
《薄弱学校如何治理》(李志欣)
接手一所薄弱学校,如果抱怨环境,观望等待,得过且过,显然不是负责任的选择。保持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增强预见性,立足本土,借助外力,识别、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路径,是治理薄弱学校必须重视的策略。
区域
《提升县域教育品质的党建行动》(王雷波)
针对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教学一体化程度不高的现实问题,市、校两级党组织协同探讨。
“学段一体化”的学科育人方略。各党支部、党小组带领党员和普通教师协同建构了以小初高三个学段螺旋上升、24 个学期循序渐进为特征的一体化学科行动体系,形成了“放眼 12 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隔断的课程育人大格局”和“沟通三学段一体化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区域新生态”。
热点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特点及使用建议
(张姗姗 胡姝 赵丽霞)
与课程、教材一样,阅读图书应该成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指导目录》推荐图书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引导中小学生阅读这些符合自身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优秀图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新见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热爱劳动》(许利芳)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未来就业率高、犯罪率低、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我们要告诉家长,学习好的孩子将来不一定会幸福,而热爱劳动的孩子则早早已经在心底建立了一个幸福的人生模型。
原创 李帆 人民教育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