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北大强基计划人文科学培养方案为什么吸引人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5-11

北大强基计划人文科学培养方案为什么吸引人

  5月9日,北大公布了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

  按照目前公布的方案,北大的强基计划可以说很好地利用了北大已有的优势资源,例如成熟的本科生科研制度、丰富的课程资源、充足的保研政策和名额、健全的奖学金体系。

  同时,北大围绕强基计划的政策制定的一系列行政、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安排,尽可能地拓展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

  我们将逐一分析北大强基计划各专业的培养方案。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中文类只设置了一套培养方案,学生均属北大中文系培养。

  第一,古文字学强基班培养方案的开篇用比较大的篇幅强调了北大中文系的学术底蕴和学科建设成果。

  我们反复强调:文科专业一定要选择好学校。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的培养非常依赖于一所学校的“学术积淀”。而人文科学也很难像许多理工科一样通过短期粗放式的投入而迅速崛起。在这个意义上,北大毫无疑问是攻读人文科学的zui.佳选择。

  不仅如此,许多人文科学的学生都会考虑进一步深造,而顶尖高校相对充足的保研名额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即便学生没有选择学术的道路,而是选择就业或跨专业保研其他方向,名校背景和资源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敲门砖。

  第二,“古文字学强基班”并不属于中文系原有的本科生培养体系,而是一个新设的覆盖古典语文、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等方向的本科生培养体系,核心是古文字学,但并不仅局限于古文字学。

  与许多文学爱好者的设想不同,中文系大学四年的培养实际上是非常学术和理论的。中文系课程也与高中语文课程有本质区别,更不与写作挂钩,也就是常说的“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因此,选择北大中文系强基班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有较好的古文功底、热爱阅读,另一方面则需要热爱或者不排斥以学术为业。

  第三,古文字学强基班在本科阶段可能不设分流。

  学生在本科阶段虽不进行专业分流,但可能根据选修课程的不同、选择导师的不同、学年论文和科研项目的不同,而在古典语文、古典文献、古文字方向有所侧重,并在研究生阶段确定方向继续深造。

  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古典文献学方向的专业性极强,对选择该方向的学生的学术功底有较高的要求。

  古代汉语研究的是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研究对象包括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古代汉语方向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更为密切。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的是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研究领域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诗歌、唐诗、宋诗、古代文言小说、白话小说、近代文学、古代诗歌艺术等等方向。

  第四,古文字学强基班的专业课程或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中文系各专业共同的核心课程,如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2)从原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等方向中选取出一部分与古文字学、中国古典学相关的课程,构成古文字学强基班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3)配套小班经典研读和导师指导,引导学生往学术方向发展。

  <北大中文系原培养方案(部分)>

  第五、古文字学强基班同样设置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考核依据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年论文。

  一方面,GPA/专业排名是保研的门槛性要求。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本校保研,成绩一般需要在专业前50%,其余学生需要另证明自身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北大中文系保研还要求学生提交学年论文。学年论文的评分也会计入保研考试的分数,并决定学生是否能获得拟录取资格。

  以北大中文系为例,每年有50%以上的学生获得科研基金资助,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学生大三时选修的学年论文,也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原创的科研。而亲身经历科研实践,也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走学术道路的依据,更是未来保研或出国申请时的筹码。

  当然,如果学生GPA/专业排名或学年论文未达到要求,都将无法顺利保研,更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强基班。

  第六、古文字学强基班更强调的是学术导向,按照规划在本科毕业后将在中文系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

  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的保研名额并不如理工科充足,但对于真正想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保研的把握仍然很大。

  在此前的分析稿中我们提到,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非常类似北大已推行10年的“古典语文班”项目。古典班的学生虽然不能直接获得保研资格,但其所受到的教学和学术科研培养让他们大多都能符合保研条件、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以北大中文系2018届本科生的情况来看,79人次获得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包含34人获得本系的硕士或博士的拟录取资格。

  对于导师来说,也更愿意招收真正肯从事学术研究,肯“坐冷板凳”的学生继续攻读学术硕士或博士。如果学生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位,以便将来进入好的公立学校或考取选调生项目,老师也往往会建议他们选择其他学院的硕士项目。

  例如北大中文系2018届本科生中,6人选择到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非法学)项目,3人选择深圳研究院,分别有1人选择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深造。

  不难发现,人文专业的培养都是非常重学术的。

  对于中文系的毕业生来说,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之外,一般还会考虑新闻、报业、出版、广播电视、影视、互联网(需实习经历)、公立学校(需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事业单位,或是考取选调生(需名校毕业)。

  可以这么说,凡是与文字、报刊书籍相关的工作,中文系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做。但不同的企业和招聘岗位还会对求职者提出学历或能力的要求。如果学生打算就业,就需要提前规划和了解未来的发展路径,并且及早地做准备。

  ◆ ◆ ◆

  历史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只设置了一套培养方案,学生均属北大历史学系培养。

  我们将分条目为读者划重点。与前文相同或高度类似的部分我们将不再赘述。

  第一,历史学培养方案的开篇同样介绍了北大历史学系的学术底蕴和学科建设成果。

  选择名校对于文科学生的意义,此处不再赘述。如果学生希望选择历史学专业,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全面的学科实力的北大历史学系无疑是zui.好的选择。

  第二,北大历史学强基培养方案更接近原有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强化培养版本。

  学生在大一入学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学生意愿选择中国史、世界史或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方向,大三开展科研训练和学年论文写作,并为大四开学的保研做好准备。

  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学系的培养同样是学术导向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仅仅是学习通史史实,更注重对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史学思维的培养和学术训练。这与高中历史学科更注重记忆史实和结论的特点有本质区别。

  历史学专业常讲“历史不等于历史学、史学离不开史料学”。换句话说,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常常需要研读第一手原始史料,并利用史料追根溯源,分析事件本来的面貌,得出合理的推论。换句话说,学历史的学生有时更像是在解谜和推理,从史料中找寻支撑自己猜想的依据。

  选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有较强的古文和/或外语的功底,擅长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或不排斥以学术为业。

  <北大历史学系本科专业分布情况>

  第三,历史学强基班的专业分流方式应当与普通班一致,即大二根据学生意愿自选方向。

  不同专业方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偏好和能力。例如选择世界史方向需要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第二外语以及拉丁语、古希腊语等古典语言基础。北大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也有丰富而系统的语言课程,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此外,北大还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由历史学系、元培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设立了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学生需要在熟练掌握英语之外,精通另一门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外语,例如法语与法国史、德语与德国史、日语与日本史等等。

  在史学的培养计划中同样提及了北大的“古典语文学”项目。北大古典语文学项目面向人文学部进行招生,进行高要求的学术培养。可以说,能在古典班中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都能有不错的学术发展。关于古典班的优势,不再赘述。

  第四,实际上,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学生来说,北大历史学系一直提供有丰富而优质的教学和学术资源。

  例如历史系一直以来的低年级小班研讨课,在通史的基础上由老师带着学生研读具体的史料,并完成学术写作练习。尽管此类课程的难度和课业压力都比较大,但收获同样是显著的。

  类似的小班课能够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快速摆脱对历史学专业的懵懂状态,对史学研究有一个相对清晰而直接的理解,同时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史学思维。

  第五,历史学强基培养方案也明确了进入和退出的机制,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和分流。

  第六,历史学强基培养方案同样设置了“3+X”贯通式培养制度。

  如今,北大历史学的硕士研究生主要以保研的方式进行招生。例如2019年共录取44人,其中通过保研录取28人,考研仅招收9人,其余7人为留学生。

  一般来说,打算保研的历史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四9月份开学时申请并参加保研考试,通过保研考试取得预录取资格。历史系本系保研的要求是专业排名前70%或GPA3.0以上,且学年论文合格。而贯通式培养则适当简化了流程,节省了学生的时间精力。

  不过与其他人文科学专业相同,在保研时导师更愿意招收有志于从事史学研究、“甘坐冷板凳”的学生。如果学生只是需要一个硕士文凭,导师往往也更建议学生选择其他研究生项目。

  打算保研的学生,在大三完成学年论文的时候也会及早与导师沟通,确保自己符合保研要求。

  北大历史学系的深造比例一直是比较高的。以北大历史学系2018届毕业生为例,34人选择国内升学(占比74%),其中31人选择本校读研。

  在本校读研的学生中,22人选择历史学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余选择跨专业读研。跨专业读研一般会选择经济学院、光华、国发院、深研院、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外国语学院等专业或方向。

  不考虑跨专业的情况,历史学系的培养方向和毕业后的去向以学术研究为主。除了学术研究之外,学生一般会选择到公立学校当老师(需研究生学历)或考取选调生(需名校毕业),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或是博物馆等事业单位。

  ◆ ◆ ◆

  哲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哲学类只设置了一套培养方案,学生均属北大哲学系培养。

  我们将分条目为读者划重点。与前文相同或高度类似的部分我们将不再赘述。

  第一,哲学培养方案的开篇介绍了北大哲学学系的学术底蕴和学科建设成果。

  选择名校对于文科学生的意义,此处不再赘述。如果学生希望选择哲学专业,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全面的学科实力的北大哲学系无疑是zui.好的选择。

  第二,北大哲学强基培养方案更接近原有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强化培养版本。哲学类强基班的培养目标是哲学家,或者说是从事哲学学术研究的学者。

  哲学的本质是爱智慧,是对一些看似“无功用”的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比如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类是否能区分真实和虚幻?是否存在一只猫,比其他任何一只猫都更像猫?

  选择哲学专业、接受系统哲学训练的学生,一方面需要热爱思考,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尤其是外语水平,同时愿意或不排斥以学术为业。

  北大哲学系的本科专业(哲学、宗教学、逻辑学与科学技术哲学),在大一大二时会学习一些共同的基础课程,在大三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流。

  其中,哲学与宗教学的课程重合度更大。而逻辑学的培养计划中还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的课程,其研究领域也与哲学、宗教学区别较大。

  尽管哲学系文理兼收,但相对来说仍然是文科生占多数的专业。往年,绝大多数哲学系的本科生会选择哲学或宗教学专业,选择逻辑学的则非常少(可能是因为要学习理科课程)。

  <逻辑学与科学技术哲学培养计划(部分)>

  第三,与其他专业一样,哲学强基计划也设置了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例如哲学系的学生申请保研本系的GPA要求是前75%。退出哲学强基计划的学生将转入一般培养模式继续完成本科学业。

  第四,方案除对学生提供保研政策倾斜外,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包括前文反复提及的北大古典班,以及跨专业保研。

  以2018届北大哲学系的51名本科生为例,32人选择国内深造、9人选择出国深造。国内深造的学生中25人选择留在本校,其中12人选择留在哲学系,13人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教育学院等其他院系。往年还有一部分哲学系的毕业生会选择中文系或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出国深造,由于中国哲学系本科生直接申请海外的Ph.D.难度较大,许多学生会考虑先申请硕士学位,再申请博士学位。

  选择哲学专业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明确将来会往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但考虑到走学术道路同样要面临不小的竞争,因此也有不少学生在本科、硕士、博士在读期间或毕业后考虑转行。

  严格来说,哲学专业并没有非常对口的就业领域(除了学术),但除一些专业技术领域之外,也没有哲学专业毕业生一定不能做的行业或岗位。相对来说,名校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外语水平和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更强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除了学术研究之外,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从事新闻、出版、外语或翻译、互联网及其他企业中的运用或文案策划(更看重实习经历)、教育培训,以及到公立学校当老师(需硕士学历),考取选调生(需名校毕业),或进入事业单位工作。

  ◆ ◆ ◆

  考古学

  北大强基计划考古学只设置了一套培养方案,学生均属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培养。

  第一,考古学培养方案的开篇介绍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成果。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被誉为是与中国考古学同步发展的、国内顶尖的考古学专业。国内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院校并不多,对于有志于从事考古学方面的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北大考古学无疑是zui.好的选择。

  第二,根据培养计划当中的课程设置判断,考古学强基班对应的专业即为考古文博学院的考古学专业,而非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方向。

  考古学是通过发现并研究古代遗存来全面复原古代社会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考古学属于广义的历史学的分支。但相对主要依靠文献材料进行研究的历史学而言,考古学更注重田野挖掘与实物资料,辅以必要的文献和科技手段进行学术研究。

  与其他人文科学专业相同,考古学的培养是以学术为导向的。选择考古学专业,学生一方面需要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感兴趣,另一方面同样需要热爱并献身考古事业的情怀。

  此外,由于考古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田野实习,所以还需要具备较好的体力。一般来说,在大三上学期学生实际接触过田野考古实习后,也会更明确自己未来是否以考古学为业。

  考古学对口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另一类则是在文物考古部门从事文物保护、文化传播与普及等工作。例如国家或地方的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各地的博物馆等等。

  如不考虑上述对口的就业方向,则会考虑转行,例如到公立学校当老师或是考取选调生。

  ◆ ◆ ◆

  小 结

  看到这里,或许有家长要说,这些专业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钱途”。

  确实,相较于理工科、法学、商科而言,人文科学并不是一个“来钱快”的专业。主动选择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出于兴趣、热爱、理想、幸福感和好奇心,这些难以计量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多方的信息,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站在更保守的立场上,我们还是强调:如果选择人文科学专业,尽可能去一所学术底蕴深厚、学科实力强大的高校。

  一方面,文史哲专业的培养非常重学术。许多文史哲专业的学生都会考虑进一步深造,而顶尖高校相对更加充足的保研名额和更充分的学术训练,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即便学生最终选择就业,或是跨专业攻读法律硕士(非法学)、新闻学等其他社科专业,顶尖名校的背景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和就业机会。

  但无论如何,在这里度过的四年或更长的光阴,都会成为生命中难以抹去的宝藏。

  最后,欢迎报考北京大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如何获得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的降分

原创 灵媛 名校升学圈 自主招生取消后,领军计划和博雅计划也悄无声息的停止了招生。此前通过清华、北大各种竞赛营、综合营、学科营等拿到的优惠条件,一并没了下文。许多人都在猜测,此后也许就不能在高考之前拿到任何优惠条件了。 但上周,清华、北大陆续...
2020-08-01

北大强基计划理科培养方案为什么吸引人

5月9日,北大公布了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 按照目前公布的方案,北大的强基计划可以说很好地利用了北大已有的优势资源,例如成熟的本科生科研制度、丰富的课程资源、充足的保研政策和名额、健全的奖学金体系。 同时,北大围绕强基计划的政策制定的一系列行政...
2020-05-11

从武大、中科大强基方案,看清华北大强基计划趋势

近日,武大、中科大相继讲解了强基政策,南大、山大等十余所大学透露了部分强基安排,透过这些大学的提案,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分析清华北大强基趋势。 要分析一所大学的政策走向,就要先从大学的招生需求来看。 据往年招生情况看,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对考生的...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