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前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4年,根据历年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指导政策来看,政策每年都有变化。现在已临近4月,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在即,今年强基会有哪些重大调整与变化?下面,网站将深度复盘2022年强基计划招录政策,带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吃透强基,供23/24届考生参考。
一、往年招录形势总结
2020-2022年,强基计划共录取1.8万余人。随着政策落地,和家长规划理念加强,强基计划报名人数保持高位,已经成为高中尖优生必争的升学路径。
强基计划实施以来,招录政策一直在优化调整,释放出的诸多积极信号,国家在强基计划实施战略方向上不断呈现利好趋势,政策愈发明朗。
再过几天,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即将发布,广大师生家长对新一年的强基政策保持较高的关注和期待。
?招录选拔机制是否会在2022年基础之上继续突破优化?
?招生规模及试点高校是否会扩大?
?招生专业是否会进一步突破?
?竞赛生在强基中的优录会不会进一步倾斜?
?政策红利今年是否会进一步突破?
关注网站公众号,我们将第一时间跟进2023年强基计划最新动态,并进行独家解读分析。
二、2022强基政策大回顾
1、校测入围规则
纵观2022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规则,整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四种方式,23届考生可参考。
(1)第一种,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各省招生计划的4~6倍,在确认考试的考生中确定入围名单。2022年有33所高校采取这种方式,是目前的主流形式。这些学校还应注意最低分数要求,如同济、北航、山大、东南大等校都有相应要求,厦大要求数学成绩达到125分。
(2)第二种,上交大、复旦、南大,报名通过即可参加校测,考生须经过初试、复试两轮校测选拔。
(3)第三种,按照加权后高考成绩入围,这种方式对单科成绩突出的考生更有利,数学、物理成绩优秀考生重点关注报考。如北航、北理、大连理工。
(4)第四种,五大学科竞赛金牌、银牌,破格入围,且不占用第一类考生招生计划。清华、北大增加破格审核,一定程度上优化考生分流。
附表1 39校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规则统计
进群福利
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了解简章发布,报考动态,网站特建立了2023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不定时发布备考干货,交流备考经验。
如无法进群,可添加桃兮老师(ID:zizzs1)或可可老师(ID:zizzskk)备注进群~
2、招生专业一览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大格局仍然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等基础学科,但进一步向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拓宽,尤其是国家安全、高端芯片、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
基础学科都是冷板凳?未来出路如何?强基计划专业看似都是基础学科,但2022年更多高校给出明确的本硕博培养方案,依托本校王牌院系给予最优势的资源投入,强基逐渐热门化。
附表2 39校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统计
想了解更多高校信息,网站老师推荐《2023版强基计划报考指南系列》, 囊括强基计划政策解读、往年招录数据分析、报考案例分析、分数线、历年笔面试题等,实际解决报考难题,识别下方卡片二维码查看详情↓↓
3、39校强基校测模式
高校强基计划校测依然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综合素质材料一般作为重要材料在面试环节参考。其中清华、北大等25所高校设置笔试+面试考核,北航、同济、哈工大等15校仅考面试。
针对没有竞赛基础或数理基础相对较弱的考生,可重点关注只考面试的15所高校或笔试成绩占比较低高校(如北理笔面试1:8)。然而,强基校测只考面试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降低。各大高校面试考核要求中“科研潜质、创新能力、学科素养、兴趣志向”等是高频词。
附表3 39校2022年强基计划校测模式统计(点击放大查看清晰图片)
4、录取规则
近年来强基录取整体原则不变,为85:15模式。各校之间具体录取政策有差异。
北航、山大等高校设置校测合格线的录取前置条件,结合强基校测难度,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录取规则方面,大多数高校遵循分数优先,专业志愿平行,专业认定各校有差异。
附表3 39校2022年强基计划录取综合成绩测算
2023强基简章即将公布,高年级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报考要求,做好应考准备,此外,一定要关注网站公众号。我们会及时跟进并解读强基最新政策,大家千万要关注哦。
低年级考生需要做好政策研究和规划报考工作,完善自身实力,尽早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