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如何助力自主招生
2019年1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对2019年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做了10项严格要求,基本定调了2019年及未来自主招生的趋势和方向。在通知中,教育部主要对自主招生做了10项严格要求,具体如下:
1、严格报名资格条件;
2、严格制定录取标准;
3、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4、严格确定招生专业;
5、严格审核申请材料;
6、严格组织高校考核;
7、严格执行公开公示;
8、严格开展新生复查;
9、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10、严格惩处造假行为。
对于这几年自主招生中引起很大关注的利用代写论文和购买他人ZL发明进行自主招生申请的现象,教育部提出要“强化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ZL、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从“不得简单”这四个字看来,教育部对论文和ZL的审查将进一步严格,但并不表明ZL、论文完全没有机会。
不过,愈加严格的审核标准对论文ZL的含金量和原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材料组合的丰富性提出了要求。从“十严格”的字面意思深入判断,高校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会在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考核。
第一,在初审关节上,高校会全面地考量学生材料的含金量、丰富度和真实性。高校会更看重申请考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非单纯的一篇论文或者一个ZL证书。
第二,在复试环节上,除了常规的笔试环节,高校会针对以研究性学习成果入围的考生加大面试的比重,全面考察申请者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参与程度、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论文发表以及ZL证书获得流程的认知程度。
第三,在公示环节上,根据十严格的规定,公示要做到高中学校甚至班级级别的公示,而且公示时间不少于十天,公示信息需要保留到当年年底,让与申请考生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参与监督。
事实上,2017年4月13日,教育部就发过类似今年十严格的文件,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科学合理确定报名条件,突出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能力要求,不宜简单以赛事证书、发明、ZL、论文等作为报名条件。对考生提交的发明、ZL、论文等申请材料,须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普及性进行认真评估,确保报名条件严谨规范。”
在2018年自招初审中,大部分高校提出了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入围要求。同样,也仍有非五大学科竞赛的考生通过丰富的创新性材料组合通过了初审。因此不用过度解读新政,更不要被一些竞赛培训机构的营销软文乱了自己学业规划的阵脚。
毕竟,每年全国五大学科竞赛获得高级别奖项人数也仅仅是几千人,2018年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人数高达10万余人规模。这组数据的对比,很显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自主招生的学生都是通过五大学科竞赛通过初审的。因此,“唯竞赛论”从数据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没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可以依靠语文赛事、英语大赛、期刊发文、论文发表、ZL发明、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性的材料组合胜出,正确的学业规划做法是:
第一,更加全面地策划研究性学习的方案,从初三结束的暑假开始,定位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做好参加至少两个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准备。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大学先修课证书、权威竞赛证书、文学作品、甚至包括国内外高校的COURSERA在线课程等资源。
第二,选择具有学术优势的机构或高校的学术活动,考察的标准主要是带项目导师的个人资质、项目机构是否具有公信力与学术权威。比如,各地级市科技局举办的活动、各大高校组织的冬夏令营、还有海外高校组织的夏校项目。一般有门槛要求的活动,质量就高;而如果仅仅是收钱就可以参加的活动,基本上都值得好好调查。
第三,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全过程的记录以及阶段性任务的输出。平时的课时记录、阅读书目摘要、实验室操作,都要一一记录在案。每个研究性项目结果的输出要合情合理,如果选择发表论文,建议从第三作者开始,逐步上升到主笔的第一作者;同时配合科创展板、博客或者个人公众号的原创文章。
第四,针对论文方向的考生,证明自己的学术写作与文献阅读能力也是关键要素,因此建议考生从高一开始进入学术写作的长程培训。点滴积累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学术写作的知识,考生可以选择在线学术写作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在寒暑假参加集训。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文件,提出“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教育部2018-2019年度“英才计划”通知中,也明确提出:“鼓励(高中)设立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保障学生培养时间;积极与导师沟通培养情况,并参加重要培养活动”,并将”英才计划“定性为“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和机制”。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的重要渠道,不会因为教育部严格打压假论文和假ZL而此长彼消。教育部的“十严格”只会使得进行长程学业规划并能够持之以恒,组合输出成果的高中生,脱颖而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