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非竞赛学生如何应对“强基计划”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18

非竞赛学生如何应对“强基计划”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教学〔2020〕1号文件——《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公布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和《“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由于《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和《“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刚刚出台,各界人士解释不一,造成对“强基计划”的理解迥异,不可避免地使家长、学生对“强基计划”的误解和焦虑。有的家长、学生认为,没有奥林匹克竞赛经历,就不可能在“强基计划”中取胜,不可能进入理想的高水平大学。其实质是一种“误解”。

  应当指出:竞赛类学生在“强基计划”中更具有优势,这一点勿庸讳言。但非竞赛学生在未来实施的“强基计划”中也有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现将非竞赛学生应对“强基计划”的思路与途径,分析如下,仅以此作为“攻略”。

  一、充分领会、“吃透”“强基计划”的招生原则、办法和要求

  1.原则: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

  这实质上是对先前“自主招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矫正,这表明“强基计划”的根本目的,是要“公平公正”,真正实现选拔人才的终极目的。

  2.目的:

  “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

  这表明“强基计划”更多地侧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选拔出的人才,是真正的“拔尖人才”,而非庸庸碌碌之辈。

  3.对象: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这里明确了“强基计划”选拔的对象是“符合高校报考条件”且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的学生,没有报名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则不能录取。

  4.入围前提和名额指标: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这表明,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入围的重要前提(不得低于85%);“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可以有“一定的倍数”(先前“自主招生时期”是3倍以上)。

  5.录取依据: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这表明,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且参加“高校考核”,成绩是“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综合素质评价”按比例合成。计算方式是“高考成绩×85%+高校考核(笔试+面试)×15%。”

  6.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这表明:“强基计划”录取的的学生,必须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素质评价不达标的学生不可能被录取;各“强基计划”高校要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且“提前向社会公布”,以增加招生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7.特殊拔尖考生考核、录取办法

  (1)对象: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这一规定,主要是面向“特殊拔尖考生”,即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学生的。但也包括在人文、历史、哲学古文字领域里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如:“强基计划”是就有“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的表述。

  (2)要求: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

  这表明,这种类型的考生,也要“参加统一高考”,且要“严格”“考核”(高校面试、笔试),且要达到“录取标准”(“高考成绩×85%+高校考核(笔试+面试)×15%。”+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够“破格录取”。

  (3)破格录取原则

  “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这里,强调的是“特殊拔尖人才”,可以降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一本线”“本一线”,浙江省表述为“一段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即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

  再次领悟、解读如下:

  从以上招生原则、办法和要求,表明:

  (1)“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大多数是“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即学业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品学兼优学生。毕竟,高考成绩占85%。

  (2)也包括“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一般认为,这些 “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学生”是每年度,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极为优异的学子。

  即:2019年全国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学生

  附:表1 2019年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统计表

  以上“拔尖创新人才”,全国也不到2000人,毕竟凤毛麟角。

  当然,“拔尖创新人才”还包括2019年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奥赛省级赛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

  附:表2 2019年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学生人数统计表

  那么,除了以上“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学生”之外,其他非竞赛学生如何应对“强基计划”呢?

  (3)“强基计划”入围学生应该是:高考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评价好的学生+“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学生”。这表明,非竞赛学生在“强基计划”中,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毕竟优势较小,15%的高校测试成了决胜的“关键”之关键。

  二、非竞赛学生应对“强基计划”攻略

  (一)做好生涯规划

  进入高中阶段,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适度作出初步选择。

  最关键的是,既要把握自己感兴趣,又能够“跳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且未来能够适应、能够大显身手的生涯(职业)规划。当然,高中阶段,学生还处于青少年阶段,生涯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成长过程中,还要根据实行情况和高中学习的进展,逐步调整和完善。

  生涯规划的核心原则是:

  “学习兴趣+学科兴趣+生涯规划+高校专业对选科要求+高考相对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二)了解升学途径

  当前,非竞赛学生升学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大类:普通高校高考类招生

  1.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

  2. 综合评价录取(浙江省称“三位一体”招生)。

  3. 教育部“强基计划”(36所试点高校,将在2020年3月陆续公布招生简章)。

  4. 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

  第二大类:特殊类招生(艺术生、体育生、保送生)

  5. 艺术类考试(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

  6.高水平艺术团(包括艺术特长生)

  7.体育类招生:(1)体育专业招生;(2)体育单招;(3)高水平运动队。

  8.保送生: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经学校推荐,即可进入大学就读。主要有:

  ①由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016年起,国家逐步减少外国语中学保送生名额);

  ②获奥赛一等奖、并被选为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省级优秀学生;

  ④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

  ⑤公安英烈子女。

  第三大类:军事公安类(报考条件:报考此大类的考生,需要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体检和体测。)

  9.报考军校的学生、报考国防生。

  10.公安院校招生(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现役院校在各省的招生)。

  11.航海类专业招生。

  12.三项招飞(空军飞行员招生、海军飞行员招生、民航飞行员招生)。

  第四大类:其他类别的招生

  13.免费师范生。

  14.免费医学生。

  15.港澳高校招生。

  16.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

  17.中外合作办学。

  18.定向招生。

  19.高职院校单招单考。

  第五大类:成人类高考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无关)

  20.成人类:包括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等。

  从上升学方式可见,对于志在决胜“强基计划”的非竞赛学生而言,应该选择“强基计划”和“三位一体”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为主要升学途径。

  (三)明确选科选考

  1.关注全国各大高校专业的选考限制和选考要求。特别是对顶尖大学的专业选考要求,一定要全面深入了解,有的放矢。

  如:2020年北京大学在浙江省招生选考的科目要求如下(附:表3)

  附表4 浙江大学2020年在浙江招生专业(大类)选考科目表(浙江、上海)

  (其他高校选科选考要求,请查询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各大高校网站,此处不再赘述。)

  2.综合多方面因素,立足生涯规划,充分全面思考。

  (1)理科思维较强,学习文科比较吃力的孩子,要提升进入名校的概率,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更好。毕竟“强基计划”“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非竞赛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适当选择“两理一文”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高考成绩。

  其zui.佳组合是“物理+化学+历史”,理科和文科的“强基计划”考试,均可以左右逢源。这当然以各科学习成绩均很优秀为前提。(因为“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偏理科的孩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赛初步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数学、物理奥赛知识,这些将在“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校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否则,即使是通过了“强基计划”的初审,也会因为考试内容(高校测试主要是大学初步知识、大学先修课内容、奥赛初赛知识)不及的原因,无法实现升入名校的愿望。

  (2)文科思维较好,且缺乏理科思维的孩子,今后又要参加“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考试,必须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先前“自主招生考试”的重头戏,不选则无法在高校测试中,顺利通过考试。毕竟“强基计划”里明确强调:“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考虑到今后高考志愿填报高校专业的适切性,可以选择“两文一理”,在填报专业时,能够提高适切度。当然,必须以兴趣爱好,且可以有优异的高考成绩为前提。其zui.佳组合是“历史+政治+化学”,或“历史+政治+物理”,这样可以提高在“强基计划”中的适切性。

  (3)无论怎么选科选考,选考是怎样的组合,都一定要以生涯规划、兴趣、高考成绩、职业趋向为主要依据。不可好高骛远,人云亦云,脱离自身实际。

  (四)学业优先发展

  毕竟“强基计划”中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高考成绩才是学生入选“强基计划”和录取心仪大学的“硬核”。高考成绩不达标,奥赛成绩再优异,也会在“强基计划”和裸分录取时化为泡影,因此,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才是王道。

  附表5:2017—2019年“强基计划”试点入围院校在浙江省招生人数、裸分最低分数线、最低位次号

  (说明:本文统计的以上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号,包括了中外合作专业。故,有的院校的最低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号较低,请以浙江省考试院公布的招生数据为准。)

  根据以往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报名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提供以下成绩,作为竞赛类学生、非竞赛类学生都必须关注。即: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市高三“一模”、“二模”成绩);高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市高三“三模成绩”)

  请见附表6:学生报名“强基计划”“三位一体”或“综合评价”学业成绩表(需要每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每个学期还需要有在全年级的综合排名。综合排名靠前的学生,才有可能通过“三位一体”和“综合评价”初审。“强基计划”实施之后,对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和综合排名,依然会要求比较高。)

  (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1.人文素养:

  (1)多参加各类文艺活动,提升自己的品位和表现力。

  (2)多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在高校“强基计划”测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原先自主招生考试,测试题中有大量的语文、历史学科的试题,这些试题的内容大大超出高考《考试大纲》的范围,立足于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多参加各类竞赛,虽然“强基计划”入围不能以“英语学科竞赛的证书、语文学科竞赛的证书、科技类竞赛的证书、论文发表、出版著作、.科技发明、科技创新类证书”为依据。但这些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品位的途径,高水平的人文、科学素质竞赛,能够对“强基计划”高校测试笔试和面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多参加各类研学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多参加各类高校组织的高水平的“夏令营”“秋令营”“冬令营”和“学科营”。虽然“强基计划”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但不能否认“夏令营”“秋令营”“冬令营”和“学科营”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展示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水平的面试,能够提升学生在高校测试面试中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是难得的“模拟”面试的机会。

  2.体能素质锻炼。

  “强基计划”规定“对入围考生组织高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其中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2019年全国90年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就已全面推行“体育测试”,清华大学还给体育测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加5分的待遇。由此可见,平时体能素质锻炼,提升体能素养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非竞赛学生决胜“强基计划”的终南途径是:

  (1)高考成绩取胜:在高考足够的裸分前提下,即可决定名校归宿。

  (2)“强基计划”决胜:高考成绩优异+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水平(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也一定能够与奥林匹克竞赛学生抗衡。

  本文系“史海流年”微信公众号原创(Shuangwu-Sun)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强基计划是否还是竞赛生的舞台?非竞赛生真的有机会吗?

强基计划是否还是竞赛生的舞台?非竞赛生真的有机会吗? 强基计划在昨日已经开放报名平台,学马教育胡璐老师(微信号:cookie20101014)介绍,强基计划依旧是阳光高考网特殊类招生服务信息平台。近日强基计划高校陆续透露了一些招生信息,前有武汉大学,特招竞赛...
2020-04-16

人民大学自主招生难吗?非竞赛党也能报考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迎来重大调整,严格成为了今年自招唯一的关键词,从招生规模到录取标准再到考核难度,无一不体现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规范自招之决心。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开展自招的高校均不得不做出相应调整,绝大多数高校大幅缩减计划招生人数,并将报...
2019-10-12